基本信息
许博洋,男,1994年生,河北唐山人,bwin必赢在线登录入口bwin必赢在线登录入口讲师,犯罪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定量犯罪学、犯罪社会学、青少年越轨、警察信任、社会心态、网络犯罪等。
联系方式:xuboyangcupl@126.com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犯罪学专业(犯罪学研究方向) 法学博士学位(2020—2023);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安学专业(犯罪学研究方向) 法学硕士学位(2017—2020);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侦查学专业(刑事犯罪侦查方向) 法学学士学位(2012—2016)。
学术成果
(一)期刊论文
1.《Examining Sexual Crime Severity in China: A General-specific Model on Sex Offending Against Adults》,载《Sexual abuse : a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treatment》2022年第7期(SSCI Q1);
2.《专制教养与校园身体欺凌:攻击态度的中介作用与低自我控制和教师漠视的双重调节作用》,载《心理科学》2023年第5期(CSSCI、北大核心);
3.《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与不良同伴的关系——基于社交网络分析的方法》,载《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CSSCI、北大核心);
4.《“功能性表达性模型”与中国警察信任——基于全国样本的多重中介与调节模型分析》,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CSSCI、北大核心);
5.《“功能性表达性模型”与中国警察信任——基于全国样本的多重中介与调节模型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安学》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
6.《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过程及原理——基于自我控制理论和差别交往理论的视角》,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CSSCI扩展、北大核心);
7.《社会控制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影响——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CSSCI扩展、北大核心);
8.《被害经历对我国居民公共安全感的影响——基于道德感与家庭信任的双重调节模型》,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CSSCI扩展、北大核心);
9.《消费者食品安全治理意愿的实证归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链式中介与调节模型》,载《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年第6期(CSCD、北大核心);
10.《女性服刑人员攻击性与儿童期性虐待的关系》,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年第10期(CSCD、北大核心);
11.《基于社会宏观数据的犯罪预测模型构建》,载《信息网络安全》2022年第10期(CSCD、北大核心);
12.《低自我控制、“抖音”使用强度、社会资本与大学生社交媒体焦虑: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年第1期(北大核心);
13.《社会纽带理论与自我控制理论对性犯罪的实证检验——基于我国260名性犯罪人样本的分析》,载《犯罪研究》2021年第4期;
14.《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国警察信任——政治兴趣度与主观社会阶层的双重调节机制》,载《犯罪研究》2022年第2期;
15.《犯罪恐惧感对警察信任的影响——以辽宁省大学生为例的实证研究》,载《犯罪研究》2019年第1期;
16.《女性青少年网络性骚扰被害的实证归因——基于多元犯罪学理论的量化分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3期;
17.《自我控制与日常行为视角下青少年性侵被害影响因素》,载《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18.《我国警务心理工作的构建与思考》,载《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19.《中美两国犯罪统计差异之比较研究——以近20年官方犯罪统计数据为分析对象》,载《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20.《我国涉网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量刑规律及治理路径探究》,载《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
21.《情指行一体化的实证构建:概念演变、运转体系与优化路径》,载《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22.《媒体舆论导向对警察信任的影响——以 1318 名大学生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载《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23.《社会解组理论对侵财类犯罪的实证检验——基于线性回归、空间自相关与地理加权回归的分析模型》,载《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
24.《公众对警察偏见心理之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25.《校园欺凌施暴者的人格障碍及其干预机制》,载《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26.《社会经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率的影响机制——基于全国300个城市样本的多重中介效应与空间规律分析》,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载2022年第4期;
27.《侦查决策在合成作战中的运用探析》,载《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28.《浅析侦查缉捕行动中的心理现象》,载《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二)会议论文
1. 2022年第八届栗林论坛,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言题目:《“交叉感染”还是“人以群分”?——青少年网络越轨与同伴越轨的共演机制》;
2. 202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青年博士论坛,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会,发言题目:《“功能性表达性模型”与中国警察信任——基于全国样本的多重中介与调节模型分析》;
3. 202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与犯罪治理论坛,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会,发言题目:《被害经历对我国居民公共安全感的影响——基于道德感与家庭信任的双重调节模型》;
4. 2021年法大犯罪治理论坛,主办单位:bwin必赢在线登录入口bwin必赢在线登录入口,发言题目:《社会控制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影响——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5. 2022年中国犯罪学学会第三十届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中国犯罪学学会,发言题目:《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模式——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实证解释》;
6. 2021年华人社会犯罪学研究会年会,主办单位:华人社会犯罪学研究会,发言题目:《Examining Sexual Crime Severity in China: A General-specific Model on Sex Offending Against Adults》。
(三)科研项目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2021yjsky004),“犯罪学理论视域下网络越轨行为与被害事件的重叠研究”,主持人;
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编号:2022yjsky007),青少年网络越轨与同伴越轨的共演机制研究——基于社交网络分析的实证解释,主持人;
3.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18YCYB12),主持人;
4. 国家社科一般基金项目(编号:21BGJ018),“国际视野下新兴宗教与中国社会安全实证研究”,参与人(主持人:张纯琍);
5. 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编号:22SFB4013),被害人学视角下电信诈骗全阶段预防治理机制研究,参与人(主持人:夏一巍);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C0809802),社区基础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共享技术,参与人(主持人:王大为)。
荣誉获奖:
1. 2015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2. 2019年度硕士生“国家奖学金”;
3. 2022年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